留学申请简历与一般简历有什么区别?能量化的地方尽量量化

1年前 235次浏览 留学申请简历与一般简历有什么区别?能量化的地方尽量量化已关闭评论

9月是申请季的第一个忙月,不少学校都已经开启网申通道,并会在官网友情提示你:“早点交啦,我们鼓励越早交越好啦”。如果你在正确的节奏上,那么现在你已经在准备各项申请文书、申请资料,目标是在10月左右向第一批开放的学校递交完备的申请材料。如果你还没有迈到正确节奏上,还在与拖延症或者忙碌的工作/学习安排作斗争,快联系我们来帮你吧!好学校的录取offer只会留给及时准备且准备充分、材料高质量的申请人。

 

 

本文讲解留学文书材料中的第一项:简历,英文对应名词是CV,或者resume。常有学员对我们发问:为什么CV是一项“留学文书”,难道留学的简历和一般的简历还能有什么不一样?答案是:对,很不一样。

当然,鉴于它们都是简历,必然有一定的共性要求,例如:真实、简明扼要、少主观形容词、多客观量化表述、与简历投递目的的“相关性”、排版清晰、项目符号列举明确,等。

不过,为符合留学高校 Admissions Committee (招生委员会) 的审阅要求,根据以往成功经验,以下留学申请简历与一般简历的主要不同点,请各位申请人留意做到:

一、教育背景优先展示

留学简历与求职简历第一个最大的不同是,留学简历无论如何一定是“学术性”的,即使你申请的专业可能是实践导向。这意味着,招生委在审阅时首先需要关注你的学术背景,或者说教育背景,Education Background。

因此,教育背景应当优先展示。另外,如果你获得过直接与学术成绩相关的奖学金和荣誉,也可以在这里优先、突出地提示到招生委。

教育背景怎么展示?一般来说,你需要列明学校名称、专业和学位名称、学习年限、总分等。我们也会根据对学员成绩单的仔细评估,为学员在此栏做一些个性化亮点的突出展示。

二、留意国内外简历审阅人的认知差异

这一点至关重要,却是很多申请人常常直接忽略的。这里就算是免费给大家放送我们的内部know-how啦。

写简历前,一定要再三问:这封简历是给谁看的?留学简历与国内普通简历第二个最大的不同就是,观众文化背景差异极大。留学简历是给外国的、说外语的老师看的,一些中文文化语境里常见的jargon (行话、常用话) 或者名词,请务必避免在留学简历中出现,包括但不限于:一些只有中国人、甚至中国某个专业领域的人才能一眼看懂的行话,仅在中国市场上出名但并不具有国际名声的公司或机构的名称,仅在国内相关领域知名的人物的名字,仅在中国适用的一些行业标准里的交易项目名称,等等。

也许这些名词和常用语在国内相关人士看来是很精准、很亮眼的,但却能让国外招生委看得一头雾水,不知你所云。这时候,并不是不可以列举这些经历了,你依然需要介绍这些具有重要意义的经历,但你需要用一些描述性的、解释性的词句来代替这些名词,既让招生委明白其重要性,同时也不至于被陌生词汇整蒙圈。

三、全面展示多方位的自己

留学申请的核心要义是向招生委展示一个尽可能全方位的自己。这一点,与求职简历的尽可能剔除与职位不相关内容的原则不同。

虽然说申请的专业是既定的,但大部分学校会希望看到学生的各方面表现,例如,除了与专业申请相关的成绩、奖项、实习/工作经验之外,可以尽可能展示自己比较得意的课外活动/竞赛、志愿经历、团队项目合作经历、才艺和其他技能。原因是,从这些多元的方面,招生委能够看到学生更广泛的综合能力、个人品质、兴趣爱好等,这也是“优秀候选人”的标准之一。

四、量化突出与申请专业相关的经验和技能

这一点看似与第三点矛盾,其实不然。在全方位展示自己能力和品质的同时,重点篇幅当然要放在与申请专业相关的经验和技能上。我们去年和今年都有辅导跨专业申请硕士的同学,我们会特别提醒并帮助跨专业申请的同学,在简历中尽可能突出与申请专业相关的内容,而与申请专业并不相关的经历,即使曾经是你的全职工作,在保证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,也要巧妙地淡化。

另外,量化!量化!量化!重要的事情说三遍。尽量减少主观性的形容词,例如“大规模的团队”、“大金额的”、“最优秀的”等模糊的假大空形容词,直接用量化的数字,才有说服力。例如上文可以改成“30人规模的团队”、“金额达xxx元”的项目、“排名第x”等等。

这些您可能会感兴趣

筛选出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些文章,让您更加的了解我们。